這個學校的「校碑」,是一隻重達五千公斤的大蜘蛛,黑底彩斑的石頭身軀配一個黃澄澄的頭,特立獨行的八隻腳踩在鋼鐵的蛛網上。
走進穿堂更嚇人了。天花板的鐵絲網上,掛著大大小小十來隻五彩斑斕的蜘蛛對著來客虎視眈眈,仔細一看,原來是學生以紙杯、塑膠罐做的作品。
操場邊,一個童軍繩編成、比人還高的大蜘蛛網上正掛著一隻「小小蜘蛛精」。問這個三年級的男生喜不喜歡蜘蛛,他點點頭,為什麼?「因為蜘蛛很可愛。」
這裡不是蜘蛛精的窩,而是位於台南縣南化鄉關山村、南化水庫旁上游山區的瑞峰國小。在這裡,人人都是小小生態學家。別人年終大掃除目標之一的蜘蛛,卻是這裡老老小小最愛觀察的寵物,孩子以被封為「超級蜘蛛精」為榮,老師也自稱「喜蛛兒」。
事實上,校門口的大蜘蛛意象是利用土石流沖來的石頭彩繪而成。關山村裡沒有自來水、沒有郵差、沒有報紙,要吃一塊新鮮麵包,得開上三十七公里蜿蜒的山路。因為去年颱風土石坍方的路段尚未修復,途中還得走一段滿是泥土與石塊的便道。進村子前則會先經過一處斷橋,在冬天的枯水期,車子直接開下河谷,若碰到大雨,只能坐流籠。
去年十一月,一個代課老師受不了這樣的路況,星期四上完課臨時向學校請辭,說星期一不幹了。眼見課堂要開天窗,教務主任林瑞崑緊急找來縣府名冊,打了百多通電話、找到第九十四個人,才終於找到接班的老師。
山路太遠、太崎嶇,所有老師及近半數學生住在宿舍,師生朝夕相處,老師是隨傳隨到的「7-11教學團隊」。
相較於其他偏遠地區小校,瑞峰的挑戰還不只是人口外移及少子化,由於位在水庫的水源保護區內,限制戶籍遷入,不免遇上人口斷層。今年包含幼稚園雖然還有二十八個學生,九十九學年度卻可能沒有新生入學。
學生少、老師又落跑,沒有人能苛求瑞峰做出什麼特色教學,但是,正如校園裡沿著走廊盛開、宛若綠色簾幕的大鄧伯,高雅的紫色杯狀花像風鈴一樣迎風搖曳,瑞峰令人驚豔不已。因為大自然,就是一個渾然天成、教材最豐富的教室。根據瑞峰調查,關山村已知有五百多種植物、二十二種蛙類、十四種螢火蟲、一百二十種蜘蛛、七種蜥蜴、二十種金龜、九種鍬形蟲、二十五種天牛、五十種蝴蝶與蛾類、四十種椿象,以及其他尚未分類的生物數百種。
因此,別人逃之夭夭的地方,卻吸引熱愛生態的林瑞崑帶著太太、現任瑞峰教學組長的沈彩芳在八十四年來到瑞峰,兩人一待就是十四年。
一開始是林瑞崑自己愛玩生態,便隨興地帶著師生一起去走溪、探險。民國九十年,生態課正式排入學校本位課程,但是融入各科教學難以落實,師資流動率又高,新進教師往往對生態完全陌生……等問題一直無法克服。
於是94學年,瑞峰將生態課獨立為每週三第一、二節的特色課程,並將全校師生打散為三個家族混齡上課,每個家族由2位老師協同教學。分家族時,老師先決定搭檔及族別,學生部分則做問卷調查意願,最後再考量人數及能力做調整,以九十七學年為例,全校便分成「昆蟲」、「青蛙」、「植物」3個家族。由於老師流動快,新來的老師又常常是生態新手,為了讓新老師和學生能一起從頭學起,也為了增廣學生接觸各種生態面向,所以家族不定期更替成員。
一到六年級分別訂出不同的課程內容、能力指標及教學目標,利用星期三早上第一、二節上生態課,第三、四節則全校一起上綜合生態課程。
由於全校學生加起來不到三十個人,一個年級甚至只有一個學生,混齡上課的好處是可以讓各年段學生「大手牽小手」,高年段學生成為學弟妹的學習楷模,也增加學生人際互動及彼此觀摩學習的機會。而且生態課時常進行戶外教學,以家族為單位活動,大的可以照應小的。
但相對的,混齡課程的設計也較難。林瑞崑直言:「內容不能太深、不能太淺,而且要大大小小都有興趣,是很大的挑戰。」所以兩位教師協同教學,適足以強化教材研發能力並彼此幫補。而且課程的定位是讓孩子了解家鄉生態的美好,進而建立自我能力及珍愛自己的家鄉,並不是培訓能言善道的解說員或塑造成果樣板,「所以輕鬆一些又何妨。」
沈彩芳表示,年紀較長的學生教年紀小的,年紀小的則學習讓別人帶領,「以混齡的方式一起學習,比較容易有所成長、突破。」
期末的一堂生態課裡,青蛙組的孩子們忙著畫中國樹蟾家族,每個人各自剪貼著分配到的角色,並配上一片荷葉當房間。「房間」裡畫的擺飾充分反映了孩子們個人的興趣,有的擺滿了洋娃娃,有的放了棒球棍和音響,還有人畫了一直想要的生日禮物MP3。在隔週的課程裡,這些青蛙家族將串成一個故事。
隨機抽問一個六年級的男生介紹中國樹蟾,他氣定神閒的說:「牠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眼睛上的帶子(眼罩)。中國樹蟾戴著黑眼罩,就像是青蛙家族的義賊廖添丁。」 再問一年級的孩子蝌蚪先長前腳還是後腳?他有點不大確定,馬上有高年級的哥哥告訴他:「先長後腳啦。」馬上印證了混齡上課「大的帶小的」的效果。
昆蟲組的教室裡,黑板上攤開一幅全組合力完成的螞蟻窩。孩子們發揮創意,蟻窩裡面不僅有雄蟻用的健身房(「因為他們要和蟻后……交配,」孩子略顯羞澀的講解。)還有垃圾處理場及食物自動輸送帶,甚至還養了乳牛。
老師沒有質疑孩子的創意,反而問孩子:「螞蟻的乳牛是什麼?」
乍聽之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,卻有學生反應很快的說:「是介殼蟲(蚜蟲)!」
再一問,發現連低年級的小朋友對蟻后、雄蟻、工蟻及兵蟻的分工、體積大小排行及數量多寡都能表達得清清楚楚。
接下來的第三、四節綜合課程,是全校一起進行的共同課程,仍繼續圍繞生態主題。不同於家族專研單生物的學習模式,綜合生態的教學內容較強調及時性、通識性,有生態必備技能、社區特色學習及報章雜誌上熱門的環境議題。
這堂課孩子沒有課本,老師也沒有現成的教材,所有教學內容都是由林瑞崑及沈彩芳整編,課程則由沈彩芳來帶,一學期下來可以累積厚厚一千三百多頁的教學成果。晚近他們的課程都設定得較有深度,有些甚至是適合大人的程度,只求孩子們聽得懂一分就好。但事實上,經過擅於說學逗唱的沈彩芳演繹,孩子們吸收到的絕不僅如此。
這一天綜合生態課的主題是關於地球暖化的「改變世界的六度C」。課程一開始,投影機前出現的是人氣北極熊──德國紐倫堡的「雪花」,馬上引起孩子們一陣驚呼:「好可愛喔。」
成功吸引孩子的眼光後,沈彩芳接著再以幾則新聞,點出北極熊因為生存空間壓縮、糧食減少而出現攻擊人的反常行為,並逐漸帶入全球暖化的問題。說到公北極熊重達四百公斤,沈彩芳便抓個學生來說:「等於二十個他那麼重耶。」看到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升高的電腦模擬畫面,她說:「你們看台灣愈來愈瘦了。」總能引起台下孩子一陣有共鳴的笑聲。
最後則是玩體驗遊戲。老師們先以童軍繩在舞台上圈出北極冰原,小朋友則扮演北極熊,隨著地球暖化,冰原碎裂成一塊塊浮冰,而且愈來愈小,被擠出圈圈外的人一個個下台,就像沒有冰原可以立足的北極熊一隻隻淹死。
孩子們都喜歡這個刺激的遊戲,玩得不亦樂乎。見到「求生意志堅強」的高年段小朋友背著年紀小的,沈彩芳不忘機會教育:「北極熊是獨來獨往的喔!」孩子們歡喜的尖叫,她則叮嚀:「你們玩遊戲很快樂,但是北極熊面對的可是殘酷的生死關頭耶。」
對山上的孩子來說,要求他們想像海之極的景象實有難度。但是藉著北極熊可愛的圖片、悲慘的遭遇引起共鳴,搭配生動的解說及問答,兩堂課毫無冷場,孩子們被深深吸引,頻頻低頭抄著筆記。
沈彩芳總叮嚀孩子「好記性比不過爛筆頭」,這份筆記,在最後的「期末考」還會派上用場。所謂期末考,其實就是名為「生態賓果」的家族檢核競賽。沈彩芳將整個學期的課程整理成二十五道題目,由三個家族來搶答比賽。
雖然是遊戲,但考題有深度,答案的精準度也不容馬虎,每個人都賣力翻著筆記。譬如要說說看狩獵蜂怎樣將獵物五花大綁,還要知道牠叮在哪三處。像是「一種會包粽子的蟻……」這樣的答案也不能過關,其他人會挑戰:「螞蟻有名字!」
考試尚且如此有趣,更不用說閒暇時光了,生態課正是邊玩邊學。這一天,利用星期三下午沒有課,林瑞崑請兩個家長開兩台小貨車,吆喝一聲,便帶著老師及所有住宿學生浩浩蕩蕩到158林道去賞梅。
梅花怒放似雪,而且甜香撲鼻。坡度雖陡,這群山裡的孩子像猴子般靈活穿梭林間,興奮的品嘗青澀的梅果,髮上、肩上沾了細白的梅瓣,即使褲子黏滿了愛招惹人的菁芳草,也都不以為意。
忽而有孩子指著石間看起來破破爛爛的蜘蛛網說:「老師,這是中華褸網蛛耶。」見網不見蛛,這樣也知道?
也有孩子拿出解說員的本領,嫻熟的介紹沿途的植物:「那是蔓澤蘭、那是姑婆芋,你知道姑婆芋的故事嗎?」足見每週一的解說員訓練管用了。
下午茶時間到了,老師剛教火炭母草的莖、果可以食用,便有孩子辛勤的摘了滿手,還以姑婆芋的葉子盛著,在回程的路上專心的吃著、吸著,藉著味覺輔助,相信這種植物也刻在腦海了。
林瑞崑自豪地說:「有些新進老師對動植物的辨識能力還比不上我們二年級的孩子。」新來的自然老師也甘拜下風,說:「他們都比我厲害。」
芎蒼是他們的天花板,茵茵綠野是最舒服的地毯,森林溪谷是課本,老師們則是最好的遊伴──瑞峰的孩子真是有福啊。
教育史懷哲--林瑞崑&陳彩芳
民國八十四年,以林瑞崑的積分,只要台南縣有缺的國小他都可以去,但是他卻以第一志願選擇瑞峰國小。
因為位處偏遠山區,任何一家宅配只要看到瑞峰國小的住址,便自動將東西送到林瑞崑位於山腳下的家,等他下山採買的時候再載回學校。也因為學校提供師生食宿,一個星期他得下山兩到三次補給物資,車上常常是滿滿的教具、衛生紙、食物,甚至是課桌椅。
去年九月下大雨,老師們出不去,只能推掉所有研習。但林瑞崑還是得出去,因為不出去就沒得吃。「一路上馬路像水溝,都是土在流,那麼大的石頭就在路上滾,」他看似稀鬆平常的說。
每個星期在這樣的山路上奔馳,林瑞崑的Space Gear永遠是灰頭土臉的,「反正洗乾淨了,下山一趟又是這樣,就不洗了。」問他為什麼別的老師會落跑,他卻能夠在這裡堅持十幾年?林瑞崑沒有高談闊論,只是不假思索地說:「因為我喜歡這裡啊。」
<學校檔案>
校名:瑞峰國小
地址:台南縣關山村96號
校長:王怡仁
老師人數:12人
學生人數:28人
學區:關山村
學校教學特色:混齡分組生態教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